北京亦庄发布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三年行动计划
8月22日,在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产业发展”主论坛上,《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全球一流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新城行动计划(2024-2026年)》(简称“行动计划”)正式发布。北京亦庄将抢占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机遇,计划分两步走建成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领航示范新城。
“到2026年底,推动十个以上互动服务典型应用场景全覆盖,聚集百家以上创新型企业,汇聚千人以上高端人才,形成万台级具身智能机器人量产规模能力;到2030年,打造‘全链布局、全栈自主、全景赋能’的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生态集群,形成中国具身智能机器人战略支撑地、技术策源地、应用示范地和产业主阵地。”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孔磊介绍,为实现发展目标,北京亦庄将实施“五先”计划。
在着力推进关键技术“占先”方面,北京亦庄将聚焦具身智能机器人关键领域,支持链主企业加强颠覆性引领性技术协同攻关,加快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创新建设,抢占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制高点。
为此,北京亦庄将支持机器人企业联合人工智能企业开展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通用大模型关键技术攻关,开发基于人工智能的感知-决策-控制一体化的具身智能通用大模型,在任务拆解与执行任务数量、参数数量、机器人任务能力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同时,加快具身智能机器人全身动力学控制算法研发,持续提升机器人高动态行走的控制精度,重点突破手臂动态抓取灵巧作业、全身协调运动控制等关键技术,并加快软硬件融合视觉技术突破。
此外,还将开展高强度高集成本体、轻量化骨骼、高精传感器等专项研发,构建高效协同联合攻关机制,鼓励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引领带动上下游产学研机构协同攻关。
在核心产品“抢先”方面,北京亦庄将围绕整机、关键部组件、软件系统等核心产品,抢先推动一批重要基础产品取得工程化产业化突破,构建“整零协同”“软硬融合”的立体产品矩阵。今年4月,通用人形机器人母平台“天工”在北京亦庄发布,实现了全球首例纯电驱全尺寸人形机器人的拟人奔跑。北京亦庄搭建全球首个通用具身智能机器人“硬件母平台”和首个多能具身智能体“软件母平台”,聚焦3C电子制造、新能源汽车生产等典型领域,鼓励优势企业开发低成本交互型、高精度型以及极端环境下高可靠型等具身智能机器人整机产品。
从创新成果到转化落地,应用场景一直是北京亦庄的强项。小米汽车工厂里有超过700个机器人服务于产线,街边已落地全国首台“持证上岗”的AI餐饮机器人;水刀手术机器人获2024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全球奖……“机器人+”在这里成为常态。接下来,北京亦庄将推进应用场景“率先”,立足制造业基础深厚和两业应用场景丰富优势,探索建立具身智能机器人产城应用场景复合布局,率先开放一批创新应用场景,持续推动场景供需对接,打造永不落幕的机器人展厅,构建城市级工程试验场,加大首应用首方案奖励力度,为“具身智能机器人+”应用场景加速落地提供有力支撑。
在企业梯队“领先”方面,北京亦庄将以培育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军企业为导向,支持一批在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链发挥引领性作用的企业,集聚一批具有核心关键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领先企业,引育一批具备创新活力的中小微企业,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协同发展,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企业拔节成长。
北京亦庄还将实施产业生态“争先”计划,紧扣产业补链强链延链全过程发展需求,优化数据、平台、服务、资金等资源要素配置,持续营造人才近悦远来的环境,打造业内规模最大、信息最稠密的通用开源具身智能数据集,建立分级分阶段开源共享模式,构建“资源统筹-要素集聚-创新协同”的“雨林式”具身智能机器人全产业链生态。
孔磊介绍,截至目前,亦庄已拥有机器人生态企业百余家,其中半数以上为专精特新企业,产值规模近百亿元,占全市机器人产业的50%。下一步,北京亦庄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为精准的政策、更有效率的服务、更高品质的生态、更可持续的环境,为人才投资兴业、企业创新发展提供全方位全过程全要素保障。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李佳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付丁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李佳
本文 狮子狗个人网站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s://m.9377news.com/post/1627.html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